“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随着产业大变革时代的到来,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已成为提升制造业内涵、推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的“四新产业”的重要内容。打造中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各地工业园区布局产业下一个风口的新航标。
机器人产业园
发展迅猛
近日,赛迪顾问发布了《2017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白皮书》,公布了中关村科技园、苏州工业园等十大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和新松机器人、沃迪自动化等中国智能制造百强企业榜单。
据赛迪顾问副总裁李珂介绍,此次园区榜单是通过对园区综合竞争力、园区产业体系竞争力、园区资源要素竞争力和园区配套竞争力等四个维度的分析而成,而百强企业榜单则是通过对企业竞争力、企业智造能力、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潜力等四个维度的分析得到的。
在众多产业园区发力智能制造的当下,机器人产业尤为火爆。据《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在“机器人换人”大潮下,中国已连续两年坐上世界机器人最大消费国的宝座。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为5.6万台,约占全球总销量的1/4,机器人因此成为地方政府趋之若鹜的新兴产业。
据记者统计,全国范围内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包括机器人产业基地、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等)共有25座;提出产业园建设规划、处于筹建中的则有7座。
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地区,是机器人产业园集聚之地。江苏省有昆山、张家港、南京、常州及徐州5座城市正在建设机器人产业园;广东省有4座在建机器人产业园,其中2座位于深圳,顺德和东莞各有1座,而广州和中山两地亦有筹建的机器人产业园。
各地政府都对机器人产业园提出了预期年产值、招商引资数量等雄心勃勃的目标,以壮声势。哈尔滨和青岛都将建设目标定为北方最大的产业机器人基地,抚顺则提出了2030年建成国内最大机器人产业基地的远景。
各地园区抢占
智能制造高地
随着智能化制造产业园的崛起,“智造产业”也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据湖南省浏阳工业园区制造产业基地党工委书记周剀介绍,浏阳制造产业基地利用制造产业优势,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功植入工业机器人、高精密度数控机床、高扬尘矿山流体输送水泵、港口自动装卸及搬运设备、挖掘桩工机械等行业,不仅生产出“无人工厂”、“无人值守”等生产自动化产品,还有数十项科研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智能制造成为园区发展的新常态。
据记者了解,近两年来,浏阳工业园区智能制造、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加快集聚,在今年上半年新签约的项目中达到一半以上。
而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制造业基地,苏州市去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5万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七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7万亿元。产业基础雄厚、开发程度较高、区位条件优越、营商环境优良,发展数字经济具有良好的条件,这些先天优势为苏州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提供了绝佳的土壤。
据苏州市工业园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6月18日,紫光集团、新华三集团与苏州高铁新城合作签约活动在苏州城区举行。签约仪式中,苏州工业云引擎项目正式启动。紫光云引擎公司签署首批7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并与首批9个战略合作伙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据记者了解,随着工业4.0时代的逐渐兴起,工业云平台成为当前国际制造巨头跨入数字化时代的战略入口,各家都在加快布局脚步。数据会变得比机器本身更有价值,已成为共识,“云”也成为大型工业企业的标配。此次苏州工业云引擎项目是紫光集团打造世界级高科技产业集团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布局。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芯片,‘云’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紫光在这个领域针对行业、企业和政府需求,投入巨资来推动这方面的发展,这一次在苏州成立云引擎公司就是一个标志。”赵伟国称,对于工业云服务来说,功能、效率、安全等提升空间都非常大。今后在“云”上,工业企业只需要很少的付出就能获得许多的共享资源。
智能制造产业
全国分布不均
李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在全国分布极不均衡。李珂介绍,此次企业榜单中,广东拥有17家百强企业,排名第一,江苏、北京和上海紧随其后,拥有的百强企业数量均达到两位数,分别达到13家、12家和12家,上述四个省市拥有的百强企业总数超过50家,遥遥领先其他地区,也凸现出这些区域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巨大优势。而河南、吉林、贵州、海南、江西、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9个省(区)仍处于发展相对落后的状态。
对此,国务院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吕汉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各地工业园区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创新资源配置低效分散问题依然突出,要通过顶层设计,统筹资源、统一平台,重点支持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前沿技术等两大类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国家和地方要利用政府资金支持建设的科技基础设施、研究中心、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加大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开放力度,实现创新资源共享。(来源:中国企业报)